杨维桢《竹西志》(局部)
临帖是盲目地崇拜古人吗?
不是盲目崇拜,而是经典作品中,古人不论笔法、造型和章法,都比当代绝大多数人合理。
古人打认字起就拿毛笔写字,写好字是博取功名的重要途径,古代科考“身言书判”,“书”是一个很重要标准,书法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基本本生活技能。董其昌就是因为年轻时,字写得不好,被降名次录取,才发奋练习书法的。
当代人绝大部分远离了汉字的毛笔书写,在笔性的熟悉程度等方面,与古人有了很大的差距。
历史上的经典作品,看着舒服,能触及到我们内心最隐密深处,就像挠痒,能挠到我们最痒的地方,哎哟,没错,就这地方,真舒坦!
而看今人的书法呢,过于粗糙,上一点,下一点,左一点,右一点,总欠一点,挠不到你最痒的地方,算毬,别挠了!
古人比我们合理,我们就要学,就这么简单!
当代有两个不好的现象
第一种就是,我不临帖,我要自创一体。这种人,要不就是傻瓜啊,要不就是狂妄!
想一想啊,书法是历史上最优秀智商最高的一批人,几千年智慧的结晶,这样的东西不学,还学什么呢?
除非是天才,一下笔就合书法之理,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是天才,所以我们要学习,要临帖。
王羲之《行穰帖》、《快雪时晴帖》47cm×38cm 肖文飞
第二种,就是只临不创,天天从临摹中找快感,你的麻烦大了!陈忠康老师在我们杖藜讲课就提到这个观点,因为盲目地临,不思考。
社会上有很多这样朋友,跟自己较劲,就不信邪,一天临一通《兰亭序》,一周临一通《书谱》,5年不行就10年,10年不行就20年,我就不信写不出来!你还真就写不出来,因为不动脑筋,不思考,除了把错误重复得更熟练之外,不可能有进展。
为什么要像?怎么叫像?怎么去像?
为什么要像?
对初学者来说,书写习惯不好,用笔技巧不高,字形的把握也不准确,通过临摹古代经典作品,提高技法,纠正陋习。而写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
写像,并不能证明以后在书法上就有大的成就,但至少可以证明你有这种潜质。
怎么叫像?
有时候觉得书法老师太好干了,丢给学生一本字帖,好好写,越像越好!然而最核心的问题来了,怎么才叫像?
人不是复印机。牺牲书写性,描摹出来的准确能叫像吗?
中国书法也好,绘画也好,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写”的精神,没有这个写,中国书法不能叫书法,绘画也不能叫绘画。中国人画竹画兰画梅,为什么更愿意叫写竹写兰写梅呢?因为“写”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核心。
怎么叫像?笔势决定笔画,首先要弄懂笔势。
来看几个《兰亭序》《阴符经》几个字。比如说这个“今”字撇的起笔,有个凹进去的小缺口,“坐”竖的起笔,扭来扭去,变化很多。“机”字木旁的竖,为什么有个像钉子一样的起头?“以”字的第一笔,也有一个缺口。
这是我给学员设计的部分练习,能把“今”字的那个缺口,一次性写出来,说明你的笔法差不多就过关了。这样的一个点画形态,其实都在告诉我们,怎么样去发挥毛笔的笔性,去找到这样的一个发力点,找到一种最佳的发力方式。
有很多朋友看到《兰亭序》,哦,天下第一行书,那我要挑战一下,依葫芦画瓢,不明白背后的这样一个道理,为了形而形。其实当明白背后的这个道理之后,这个形态非常容易呈现,没有不能还原的笔画!
《兰亭序》也好看,《阴符经》也好,起笔锋芒毕露,都告诉你这样一个笔势,笔是怎么入进去,怎么打开,又是怎么发力的。如果你不明白背后的这个笔势,想写像非常非常难。
很多人觉得王羲之是在玩杂耍,其实不然,因为这样的一种点画形态,他闭着眼睛都能写出来,我们之所以觉得很有难度,是因为不明白隐藏在背后的笔势。
笔势决定笔画,明笔势,这是像的第一个前提。
接下来是结构的准确。这里我选了一些杖藜书院的学员练习,与原帖对比。
笔画越少,对大家越是一个考验。比如说这个欧阳询的这个“之”字,横折普遍夹不紧,还有这个“奉”,这个撇很短,捺画很长,为了让这一捺画舒展开,三横往右上角斜得比较厉害,而且撇对横的分割,尽量靠左。
中宫收紧又怎么体现?往中间聚,看“奉”字下边的两横尽量往上靠!
欧阳询的字中宫收紧,造型险绝,就是通过这些细节一点点表现出来的。当代很多人写欧阳询,基本上都写平了。
《韭花帖》这个“实”,上面松下面紧,上面大下面小,所以“实”下面两点要收的很紧,把这两点写大,这种关系就没了。
“羞”也是如此,动态平衡做到极致了!
这个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意识问题。有很多朋友,经常有这样一个观点,书法不用拜老师,拿本字帖照着临就行了,字帖清清楚楚,我不是没长眼睛!
对,你还真就没长眼睛!为什么,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最后都会经过你固有的思维去做一个修正,最后写出来的,不是你看到的,而是你看到的与你固有思维的叠加。
有朋友临帖,以一味的像为目的,不思考。
为什么要去像?像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合理。我还要去像它吗?
怎么去像?这个才是问题的核心与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