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忱说书丨精英性——董其昌的书学关键词(三):学书方法的辩证化


来源:一忱守恒      时间:2020-04-18

有人以为学书方法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依照范本练习就是了。其实,练习的要点、方向等可以是千差万别的,它们取决于不同的书学思想,书学思想不同,学书效果也随之各异。书法有一种哲学传统,高级的学书方法背后往往有哲学思想的支撑。在董其昌提出的学书方法中,很容易发现周全而辩证的态度,并能感受到深邃的、照亮精英性范本体系和学书轨程的智慧之光。

董其昌  紫茄诗卷

董其昌《容台集》:“学书不从临古入,必堕恶道。”[25]这是很常见的观点,不过,“临古”的路数是有高下之分的。《画禅室随笔》:“药山看经,曰:‘图取遮眼,若汝曹看,牛皮也须穿。’今人看古帖,皆‘牛皮穿’之喻也。古人神气淋漓翰墨间,妙处在随意所如,自成体势,故为作者,字如算子,便不是书。”[26]古人作书也遵循某些方法,但古人的妙处在于对方法的活用,后人理解不到这样的高度,僵化地对待古人的方法,终至“字如算子”。董氏反对这种无异于“牛皮穿”的呆板做法,主张灵活地学习古人。《容台集》:“东坡先生书,世谓其学徐浩。以余观之,乃出于王僧虔耳。但坡公用其结体,而中有偃笔,又杂以颜常山法,故世人不知其所自来。即米海岳(芾)书自率更(欧阳询)得之,晚年一变,遂有冰寒于水之奇。书家未有学古而不变者也。”[27]学古而变反映的正是辩证的态度,学古而变的结果是新颖的风格(“世人不知其所自来”)和提升的品质(“冰寒于水之奇”),这才是董其昌所推崇的。又,“临书要如李光弼入郭子仪军,旌旗一变,又如苏、张纵横,同出于鬼谷,不为其所笼罩,虽肖似不足称也”[28]。肖似意味着复制,复制又意味着自我消亡,所以董氏十分赞同李邕“学我者死”的说法[29]。

苏轼  寒食诗帖

在董其昌的学书范本体系中,处于顶点的是王羲之——作为人所共仰的书圣,这一点也不奇怪。令人有所诧异的是,董氏提醒学书者对王羲之也要保持一份警惕。《画禅室随笔》:“大慧禅师论参禅云:‘譬如有人具万万资,吾皆藉没尽,更与索债。’此语殊类书家关捩子。米元章云:‘如撑急水滩船,用尽气力,不离故处。’盖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欲离者,非欧、虞、褚、薛诸名家伎俩,直欲脱去右军老子习气,所以难耳。那叱拆骨还父,拆肉还母,若别无骨肉,说甚虚空粉碎,始露全身。晋唐以后,惟杨凝式解此窍耳,赵吴兴未梦见在。余此语悟之《椤严》‘八还义’。明还日月,暗还虚空。不汝还者,非汝而谁?”[30]对王羲之保持警惕,不是不以他为法,而是要避免被他的具体方法和面目所控制。在充分掌握了王氏具体方法的基础上,沿波讨源,顺向发现派生具体方法的核心原理,然后依据核心原理逆向推导出王氏已有的具体方法,同时,也可以推导出王氏尚未使用的方法。使用王氏尚未使用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在审美品格上不下于王氏,但面目又不同于王氏,这就是“脱去右军老子习气”,也等于将原本属于王羲之的还回去了。为了避免归还得不彻底,就要把所有可疑的都还回去(“更与索债”);实在没有什么可还的了,自己就站起来了(“不汝还者,非汝而谁”)。显然,能做到自己站起来,就不会出现什么“学我者死”的问题了。从董氏本人的书法实践看,相当数量的、代表创作高度的作品给人以既有丰厚底蕴又不可确指其所从来的感觉,难怪《明史》称其“自成一家”。

前人书迹中的方法越明显,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不过,董其昌认为这不必提倡。《容台集》:“欧、虞、褚、薛之书,各有门庭,学之不深,亦得仿佛。惟颜鲁公行书,了无定法,此其故殊可参寻。”[31]与其他几位唐代书家相比,颜真卿行书的方法活脱,所以特别值得探究。又,《画禅室随笔》:“晋、宋人书但以风流胜,不为无法,而妙处不在法。”[32]指出晋、宋书家的方法在暗处,因而风流尽显。此外,董氏极为推重杨凝式,也与杨氏之“不定法”[33]的优长有关。

杨凝式  草书神仙起居法卷

在董其昌建构的学书范本体系之外尚有庞大的书法资源,董氏认为它们不应该全都成为学书者的学习对象。《容台集》:“庄子述齐侯读书,有诃以为古人之糟粕。禅家亦云须参活句,不参死句。书家有笔法,有墨法,惟晋、唐人真迹具足三昧。其镌石锓版流传于世者,所谓死句也。学书者既从真迹得其用笔用墨之法,然后临仿古帖,即死句亦活。”[34]在书法学习活动中,以古为尊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但是董其昌既将古人书迹作出近似于精华和糟粕的划分,又指出在一定条件下糟粕也可以转化为精华(“即死句亦活”),这是应予特别肯定的辩证态度。

董其昌  行楷书跋国诠善见律卷

董其昌借助自身深厚的诸子学说和禅学修养来思考书学问题,他关于学书方法的辩证态度将书法学习引向了具有哲学意味的高度,这在古代书家和书论家中并不常见。董氏强调法无定法,他要求学古者应当以冰寒于水的造诣为指归,应当将学习对象的核心原理融化到自身,而不以掌握学习对象的面目为能,即便面对的是王羲之这样的书家。既有深厚底蕴又有鲜明个人风格意味着接续伟大传统的创造和超越,意味着对精英性的加入。


(未完待续……)

[25]崔尔平选编点校:《明清书论集》,上海辞书出版社二〇一一年版,第二三五页。以下凡引用此书的皆只注页码。

[26]第二五〇页。

[27]第二二三、二二四页。

[28]第二三九页。

[29]第二三〇页。

[30]第二五四页。

[31]第二二三页。

[32]第二五四页。

[33]第二三四页。

[34]第二二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