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的笔法
用笔的技法,由简而繁,与书体息息相关。篆书时代,笔画不外曲线、直线和点,写字动作简单,相当于拿笔画道道,引笔而书即可,没有复杂的笔法可言。隶书“解散”篆书弯曲回环的笔画,有了横竖撇捺点,笔画形态各异,用笔有顿挫、轻重、转折、纵敛的变化,所以隶书的笔法要比篆书丰富。但是,书写每一笔画,大体是朝一个方向运笔。草书、行书形成之后,又出现一些新的用笔方法,如翻转、连绵。晋朝以来,人们学书率由楷书入手。唐朝书家将楷书的基本笔法与“永”字的点画联系起来,所谓“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名曰“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
初学写字,笔法是规矩;入门之后,笔法是为我所用的活法。书家作书,笔锋的正侧向背,运笔的提案快慢,随着手势动作随机转换,有笔势,显笔意,变化微妙。所以唐朝草书家张旭说:“笔法玄微,难妄传授,非志士高人,讵可与言要妙也”(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笔法的增繁,也与执笔姿势的变化相关。唐朝以前,人们写字的执笔姿势是“单钩挟执”。大约唐朝中期以来,执笔变为“双钩直执”,笔入纸的角度与古人不同,摩擦面不一样,运笔的灵活程度也不同。这样一来,临摹古人书迹则难尽笔意,就要改变用笔动作,或者增添一些用笔动作,也就衍生出一种新的笔法。
[北齐]杨子华《校书图》之一,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单钩直执”法
“双钩”执笔法
书家讲述笔法心得,初见唐代书学文献。传为欧阳询的《用笔论》,以对话的方式讲说用笔之法。孙过庭将笔法概括为“执、使、转、用”四端:“执谓深浅长短之类是也;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环盘纡之类是也;用谓点画向背之类是也。”(《书谱》)后世盛行的藏锋之说,也始于唐朝,徐浩《论书》说道:“用笔之势,特需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学书作书讲究笔法,虽不能说始于唐人,但盛行于唐朝却是事实。此后,书家视笔法为书法的“核心技术”。
欧阳询《用笔论》局部
孙过庭《书谱》
用笔技巧本出于书家个人的经验,一些书家归纳经验心得,著于文篇,启发后学。人们择取行之有效的经验而从之,代代相传,就是我们今天习见的那些常规笔法。千年以来,笔法无论怎样衍生,无论如何变通,基本笔法一直管用,并不神秘。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颇受今天书家的质疑,若将“不易”的用笔理解为基本笔法,则可息讼。
古人所说笔法,包括执笔法。唐朝盛传一篇托名卫夫人的《笔阵图》,言笔法而先说执笔:“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字,不得从小。”执笔得法,便于用笔,而用笔贵在笔力:“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卫夫人《笔阵图》
唐朝以来,书家所说执笔法,日见琐细,有些执笔之论并不可取。晚明书画家陈继儒批评:“古人论书有双钩悬腕等语,李后主又有拨镫笔法。凡论此,知必不能书,正所谓死语不须参也。要诀在提得笔起,与转出有力。”(《妮古录》卷二)
书学中,笔法属于经验性理论。历代书家所说笔法,具体而微,积累下来的名词概念甚多,分为“执笔法”和“用笔法”两个部分。
执笔法:如单钩、双钩,如五字执笔法、回腕法,以及手指执笔位置的高低。
用笔法:如提按、顿挫、转折,如中锋、藏锋、侧锋,如曲直、向背,如轻重、快慢、虚实,等等。
中锋
向背
以上文字内容摘自——《极简中国书法史》
配图整理——艺盘
《极简中国书法史》从文字的起源与功能变化、书体的演变发展与兴衰更替、书写主体的变化及书家的风格特点与文脉传承、帝王的喜好风尚及其影响等方面出发,清晰呈现了书法之发展脉络及其实用与艺术并重的双重特点,展现出了承载千年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本书获得“2014中国好书”荣誉。
刘涛 1953年生于武汉。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长期从事中国书法史、书法技法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汉魏两晋南北朝书法史、敦煌写经书法、王羲之书法。发表研究论文四十余篇。著有《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获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书法丛谈》、《书法欣赏》、《中国书法》等六种。编著《中国书法全集·王羲之王献之卷》、《四山摩崖刻经》、《大串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