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钩沉丨(5)书法的基本特点之书法之魂——书写与笔顺


来源:艺盘      时间:2017-11-16

艺海钩沉.jpg

书写——书法之魂

书法的魅力,在于书写具有不可预测性。书家作书,不能像绘画那样先拟画稿,也不能像治印那样打印稿,难以预知完成的样式和效果。书写之际(特别是行书、草书),只能随机调控,做到以意率笔的“心手双畅”,就很不容易了。

书写贵在“气韵生动”,最忌填满,特别是行草书,一填满,点画就呆板,有如“美女眇目”。书写时,能将手中的笔正用侧用,顺用逆用,重用轻用,实用虚用;能快能慢,能擒敛能纵放,才能写出生动有势的姿态。

汉字书写的生动性与丰富性,毛笔居功至伟。殷商时代,先民已经实用椎体毛笔作为书写工具。现在所见最早的古笔,是长沙左家公山楚墓出土的战国晚期的毛笔。出土时,毛笔套在一只竹管内,竹制笔杆长18.5厘米,径0.4厘米,笔毛长2.5厘米,笔锋尖挺。毛笔是有弹性的软笔,能写出各种形态的点画,呈现生动丰富的笔势,所谓“笔软则奇怪生焉”。书写时,笔毫会变形——笔头弯,笔锋分叉或扭绞,又可谓“笔软而麻烦生焉”。因此,习书练字也是训练使用毛笔,学会控制毛笔。书家书法水平的高下,也由用笔的能力见分晓。

微信图片_20171116141942.jpg

左家公山楚墓出土的毛笔

书写有“法”,法是通行的规则。书法有“道”,道通书者的意趣。唐代张怀瓘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简单之道”;书写之妙,“可以心契,非可言宣”,“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文字论》)。

书写与笔顺

书写是按笔顺把笔画搭钩成字,逐字延伸,成行成篇。笔顺是运笔的“路线图”。所谓书写的“不可逆”,书法的“时序性”,说起来玄妙,其实本于汉字的笔顺。

笔顺随着字体的演变而逐步形成。古文字时代,字形繁,笔顺关系疏阔;今文字时代,字形简,笔顺规则严密。

殷商甲骨文中,“鹿”、“马”、“车”的笔画是摹物状形的线条,写这类象形字就像画字。西周以来,以至秦朝,篆体笔画越来越简约,“写”意日增,大体形成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但是,篆体笔画盘曲(“宀”的第一笔两次改变运笔方向),笔画仍繁(“氵”要五笔写成),总体看,篆书的笔顺规则并不严格。

微信图片_20171116141951.jpg

甲骨文中的象形字

隶书的成熟,标志汉字进入今文字时代,彻底蜕去了象形的痕迹,结构平直化,上下笔之间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笔顺关系,书写的笔势也随之增强。楷书脱胎于隶书,笔顺承袭隶书。但是,写隶书、楷书都是一笔一断,形态上看不出笔顺关系。

微信图片_20171116141954.jpg

隶书

微信图片_20171116141958.jpg

楷书

行书、草书的笔画牵连映带,运笔的轨迹很清楚,由笔画形态可以看出笔顺关系。例如“火”的笔顺,先写外侧的点、撇,再写中间的长撇、长捺;“忄”先写两点,再写竖;“万”字最后一笔写撇。

微信图片_20171116142002.jpg

行书

微信图片_20171116142006.jpg

草书

行书、草书是快写体,为了笔势的顺畅,有些字的笔顺与隶书、楷书有所不同。如行草书的“臣”字,第一笔不是写横,而是先写左边的一竖;又如“里”,先写成“甲”,再写下面两横。杨凝式草书《神仙起居法》还有一个极端的“倒写”例子:第七行“冬殘”两字,因笔势疾速,“殘”字先写了右边的“戔”,再移笔写左边的“歹”。

微信图片_20171116142009.jpg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唐末五代时期宰相、书法家,门下侍郎杨涉之子。)

微信图片_20171116142012.jpg

杨凝式草书《神仙起居法》

以上文字内容摘自——《极简中国书法史》;配图整理——艺盘

《极简中国书法史》从文字的起源与功能变化、书体的演变发展与兴衰更替、书写主体的变化及书家的风格特点与文脉传承、帝王的喜好风尚及其影响等方面出发,清晰呈现了书法之发展脉络及其实用与艺术并重的双重特点,展现出了承载千年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本书获得“2014中国好书”荣誉。

刘涛 1953年生于武汉。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长期从事中国书法史、书法技法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汉魏两晋南北朝书法史、敦煌写经书法、王羲之书法。发表研究论文四十余篇。著有《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获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书法丛谈》、《书法欣赏》、《中国书法》等六种。编著《中国书法全集·王羲之王献之卷》、《四山摩崖刻经》、《大串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