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这幅作品是我16年创作的,作品中是我自己的背影,画面有写实有表现,传达的其实是我内心世界的感受。人是藐小的,如沧海一粟,如惊鸿一蹩,佛语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在思考着那个似乎永远没有答案的提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尘 150x168cm 布面油画
这是关君老师在油画作品《尘》的创作感悟里的一段话。的确,当你看到他的这幅作品,瞬间就会产生一种从悠远的历史长河中走来的感觉:一路见证着岁月流转,一路历经着沧海桑田。人虽渺小到细如微尘的程度,但同时却又有着千年回望的追忆,仿佛你我的经历也早已辗转了几轮的“前世今生”。
这个场景给我们的感觉犹如微信界面打开时的状态一样的微妙,那个庞大的蓝色星球,那个孤独的站在地平线上远远眺望的背影,似乎和眼前的这幅作品有着异曲同工的神妙。它们就像一面镜子,映射着每一个人的内心,反映着每一个人的孤独。
细心体会,关君老师仅仅通过一幅无声的作品就可以将自己与观者密切地联系到了一起,那一眼千年的情感共鸣,那在虚实之间的视觉渲染,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一句“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更让这个牵动无数人心声的问题,再一次敲击每一个人的灵魂。
布留索夫说过一句话: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时代的前面;如果不能,那就同时代一起前进;但决不要落在时代的后面。这走在时代前列队伍里的,应该有关君老师一个,因为他在用自己的作品带着大家一起思考。都说高度的孤独,才会造就高深的思考。我想他的内心一定经历过某种苦楚,他的灵魂一定面对过无边的暗夜,不然怎会对生命有如此强烈的感知,对情绪有如此深刻的表达?他打磨出来的作品从灵魂到外表都经得起推敲,他画出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他道出了每个人的欲言又止的心声。好的作品总是悄无声息,了无痕迹的,好的作品也是慢慢走进每个人内心的,好的作品更是需要偏执和孤独的灵魂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