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水画确然营造“幽静”的画境,然此乃粗糙的说法,故要切己体究纷纭之“幽静”,而不能停留于此。
心境以物镜生,物镜以心境合,物镜与心境契合,画境方称绝美。
“幽暮”,“幽泉”,“寒松”,“寒山”,“寒流”,“寒花”,“寒月”,“寒水”,“寒英”,“寒藻”,“寒风”、“寒烟”,“幽谷”,“幽荫”,“幽鸣”,“幽桂”,“幽潺”,“幽户”, “幽径”,“幽崖”,“幽步”,“幽邃”,“幽赜”,“幽沦”,“幽昧”,“幽晦”,“幽沉”,“幽期”,“幽梦”,“幽卧”,“幽独”,“幽愤”,“幽人”,“幽丽”,“幽邃”等等。
真是“幽”之纷纭。
“幽”中不含“闹”而含“静”,故常言“幽静”;
“幽”中不含“浊”而含“清”,故常说“清幽”;
“幽”中不含暖而含“冷”,故常言“幽冷”;
“幽”中不含“广”与“大”,而含“深”与“小”,故常言“幽邃”;
“幽”中含“隐”,故常言说“幽隐”,“幽”中含美,故常言说“幽丽”。
故我国山水画开辟出了“幽静”、“清幽”、“幽冷”、“幽邃”、“幽隐”、“幽丽”等等审美意境。
黄勤的画境近“幽丽”和“清幽”。
高山、深林、回溪、幽泉、怪石,嘉木所营造的“幽丽”画境,开辟出晶莹剔透山水审美空间。
我想在高山、深林、回溪、幽泉、怪石嘉木等“幽丽”的意境中,忽然引起心底苍然暮色的“寂寞”,那是什么样的画境?
女,1989年生于江苏无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自幼师从无锡书画院名家许惠南学习国画,2007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
2011年保送本校研究生,师从张谷旻教授。
2016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导师卢禹舜教授。
现任教于北京印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