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益书法赏析丨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


来源:艺盘      时间:2020-05-04

我与韩益因书法爱好相识有年,均师承于著名书法家棹翁蒋开征(公棹)先生。缘于老师之字,韩益,字“宗棹”。50多年来,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孜孜矻矻、笔耕不辍,从未间断浸淫于书法的氛围之中。已至花甲之年的他,仍专心研习,心无旁骛。其书法艺术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并深受收藏界的喜爱。

《黄帝内经·素问》选

欣赏韩益的书法作品,既可直观生动的章法构图形象,又可感受到情感的节奏运用,从而产生经得起推敲且耐看的审美意趣,使观者赏心悦目。韩益对于书法传统经典的认识与理解相当深刻,他曾形象的比喻“二王”一脉就象一棵大树,后期各个流派仅为其枝叶而已,学书者要须追寻其根源,方为得法。其行草书于“二王”、孙过庭、宋四家着力较多;大楷于欧阳询、褚遂良、魏墓誌用功尤勤;小楷上窥钟繇、羲之、王献之《宣示表》《黄庭经》《乐毅论》《玉版十三行》之妙,下揽赵孟頫、文征明诸家之长。这正吻合了杜甫名句“转益多师是汝师”的深意。韩益平素每日皆书,或长或短,数日不间断,“不执而执,执而无执”,韩益对书法追求的勤奋在书法圈是出了名的。由此可见,韩益的研修精神为人称道是不足为奇的。

《黄帝内经·素问》语

韩益对书法的诸体皆有涉猎,却以行草书见长。其书法的突出特点是以韵取胜,用笔提按适度,正侧兼施,转换自然,行笔流畅,结体顾盼呼应,行气连贯而富有变化,并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机。观其作品没有大起大落的强烈感情宣泄,没有惊心动魄的大开大合,而是从容舒缓,韵致典雅。

米芾  李太师帖50×50CM

韩益常说,书法要与古人伍,做古人徒。韩益在临帖方面的的确确下过一番苦功夫。不论酷暑炎夏,还是三九寒天,各种碑帖不离左右。从甲骨、金文,到汉隶碑刻,从“二王”到隋唐宋元明清的法帖中汲取大量地用笔技法,有选择地吸收、借鉴,融会贯通。他注重传统,深得古法精髓,不仅承继魏晋之风,还宗法唐人气度;不仅崇尚宋元意趣,还参悟明清人墨迹雅韵。

王羲之  丧乱帖 50×50CM

“贤者之书温醇,俊雄之书沉毅 ,奇士之书利落,才子之书秀颖”,刘熙载如是说。书如其人,书乃心画也。观赏韩益的书法作品,源正脉清。其正书作品,师法《张猛龙碑》、欧阳询《九成宫》、褚遂良《圣教序》,法度严谨守正,气韵灵动雅逸,结体中正蕴奇,一副静穆端庄之气韵。其隶书作品尽管很少示人,但是袭承汉韵的尝试足见用笔的度的掌握。对《张迁碑》《西狭颂》《礼器碑》《史晨碑》等碑的技法,有选择地融合,做到了恰到好处,其笔力遒劲、线条灵动、气韵古穆跃然纸上,会古通今自成一格。其行草书,笔墨奔放潇洒、使转提按尽得晋人遗韵,给人以清新、流畅、自然的愉悦感。更可贵的是他善于从雄强的魏碑、高古的汉隶中汲取营养,消化后融进自己书法艺术的审美追求,写出的行草灵秀清雅,古趣逸然。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 70×134CM

“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自古以来作为书法家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这不仅关乎到作者的气质、书风,更关系到作品能否脱俗,以及是否取得更高成就的问题。因此,韩益十分注重字外功夫的修炼,博学多闻,转益多师,广读各类书本知识,勤于思考,常交游,见贤思齐,与当下全国书展获奖国手交朋友,结书缘,博采众长如此一来,经过他朝夕不懈的努力,其书风、格调不仅逐渐形成,而且得到明显提升。

王维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70×134CM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韩益对书法的体现是以法度为基,以性情为本,以材质为辅,以神采为上,巧用笔墨。其作品既恪守古人法度与品格,又畅叙性灵与情怀,体现一种闲适高雅的人文情调,让性格气质与书法墨痕形成内在的巧妙呼应,“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