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狼烟遍地,亲人音信全无,放眼望去皆是一片凄惨之象、颓败之景。愁致“白发”,“搔”只为解愁,没想到都是徒劳,愁上加愁变“更短”。
白发搔更短
作者:卢晓峰
尺寸:205X145cm
观卢晓峰教授此幅画作,三位主体人物立于纸上,一根红色的“蜡烛”立于画面五分之二的位置,仿佛隔绝出了左右两个世界。右边世界是两个少年的愁,少年的愁是在满头黑发中寻找是否有证明自己长大的痕迹;是什么时候可以去看地球仪上的其他地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课本散落一地,我何时才能成为别人期待的模样;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白发搔更短(局部)作者:卢晓峰
左边世界是成人的烦恼,恼的是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是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是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是身体越来越差、头发越来越少,是每天都要考虑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
白发搔更短(局部)作者:卢晓峰
回到绘画本身,不可否认的是卢晓峰教授是极其会研究人的,是极其了解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画者与被画者之间产生无形的共鸣,这种共鸣将会体现在画面上,画面此时所表达出来的不是或者不全是外貌上的形似,而是依附于物象所传递出来的质与情。
白发搔更短(局部)作者:卢晓峰
当然所传递出来的质与情不是想要表达某种观念,也不是想去承担政治以及经济上的丝毫观点,绘画本身是单纯的,艺术从本质上而言就是陶冶情操、怡情养性的娱乐游戏,每个人都有选择表达情绪或记录生活方式的自由,只是卢晓峰教授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绘画罢了。
白发搔更短(局部)作者:卢晓峰
也正是这样,卢晓峰教授的画作显得那样纯粹,这种纯粹不是说画面要中规中矩,造型不能夸张变形,颜色不能丰富多彩,笔触不能恣意张扬,恰恰是这样,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要这样。只要初心不改、随心而绘,把艺术还原成一种初始的、本能的创作冲动,加一点生活乐趣,一点足以。
始终要相信艺术承载不了太多不纯粹的东西,让我们一起做减法,让艺术作为艺术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