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丽的书法属“二王”秀美一路,当今书坛,这一风格的作品非常多,原因当然是因为“二 王”是经典中的经典。然而,虽都写“二王”, 真正写出“二王”气息的却不多。在这方面, 燕丽做得是比较好的。为什么燕丽的字能写得典雅,能写出“二王”气息?主要原因是她写得更像,无论是点画线条质量还是结体构成。观其作品不激不砺,刚柔相济,具有中和之美。
临帖该不该写像?或者说临帖用不用临像?这在业内也是有争议的。许多书坛大家,名家也都认为“临帖不用临得特别像,写出古人的意思来就可以了”。然而临帖的目的是什么?是仅仅为了学习古人书写得一些感觉意思吗?当然不是。感觉需要学更细致的笔法规律,字法规律就不需要学吗?况且,笔法、字法写不准,古人的感觉真的能出来吗?比如气息必须先辨雅俗。但雅俗如何辨?又如何表现?不懂雅俗时,我们最好的办法是把古人的笔画、字形等经典元素直接搬过来,写不像你能搬过来吗?如果搬的不纯正,作品气息必然不同。有谁见过一件作品笔法、字法都是今人的,气 息却是“二王’’的?有谁见过作品中线也不好,字形也不好,神采却很好的?我是赞同临帖是要写像的。
写像了 “二王”是很难的,至少有两点要做好:一是要找到“二王”的笔法,不是“二王”的线条写出的便不是“二王”的感觉;二是字形必须是“二王”经典的字形,有如为人造像,高矮胖瘦、腿臂长短,甚至五官大小,却必须准确无误。
“二王”是什么笔法?燕丽是下过功夫的。她心仪手追曾经照猫画虎,也曾经按图索骥;她曾理想笔笔中锋,线条却少了丰富灵动;也曾尝试提按跳跃、快意疾速,笔画却失之沉厚。终于有一天她发现了侧锋的重要,无侧便无势,无侧便无清,无侧便无逸……
怎样抓住经典字形?燕丽懂得,“二王”的字每一个形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因此,她的临帖态度是“两不”:即不 改变、不放过。不改变就是严格尊重贴字造型,决不按个人理解、喜好做调整改变;不放过即不放过任何一个字形变化的环节和当今书写习惯不同的点。
然后是大量的书写,千百遍地反复…….
燕丽的努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她写“二王”时间虽不长,却把“二王”写像了,写出了“二王”的气息,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燕丽所做的无疑都是技术的。但没有这样大量深入的技术训练,古人的帖就写不像,古人的笔法、字法就学不到手。“艺术首先是精到的技术”。有没有良好的技术决定一个书家能否上展、获奖,不断提升技术水平,进而做技术上的超人,决定着一个书家在艺术上能走多远。